438.不可深交-《大隋说书人》
            
            
            
                
    第(3/3)页
    想了想,又问道:
    “那……以世兄而言,这位道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
    杜如晦扭头看了他一眼,很随意。
    语气更随意:
    “嗯,有点贪财,虽然谈不上徒有其名,但比起出家人更像是个商人。但谈不上唯利是图……姑且算是个本分人吧。”
    言下之意:他和咱们不是一路人,不用在意。
    李世民信才有鬼。
    经过这一会儿的聊天,他其实已经明白了这个杜氏之后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对方聪明着呢。
    可越是聪明,李世民就越能听出来……对方似乎对自己抱着一丝极大的戒心,而这股戒心……简直毫无根据。
    杜家,是法家之后,以法理牧万民之志始终未变。
    一门虽然谈不上都是君子,可能进入诏狱司,本身就代表其心性是符合家学的。
    绝非是什么信口雌黄之人。
    而刚刚明明那么在意一个道人,此时此刻却总是想把那道人从自己与他的“二人世界”中摘出去。
    这本身就是一种奇怪的状况。
    而就在这时,阎家两兄弟也赶到了。
    李世民也明白,这会儿不是说话的时候,便不在提这件事。
    取而代之的是“杜、阎、李”三家当代子嗣在交往时的标准流程。
    虽说是带着面具,可也正是因为这幅标准化面具,才能让大家对于聊天尺寸与距离把握的恰到好处。
    聊了不到一个时辰。
    忽然,李世民一拍大腿:
    “哎呀,把正事忘了……”
    就在三人纳闷的时候,就见他快速起身刚走了两步……却又回头看了一眼那烟熏火燎的熏房。
    这熏制,才刚刚开始。
    那些鱼才刚从盐水里捞出来。
    “……世兄。”
    忽然,李世民转向了阎立德:
    “眼前的熏鱼,对于军人来讲不可谓不急,小弟暂时不能离开。不知能否拜托二位一件事?”
    “贤弟但说无妨。”
    “请去东城“景”字营,找一位名为“唐俭”的将领,知会他虎符以上缴,全军依照计划修整歇息便可。我有事暂时回不去,让他回家中等我。“
    听到这话,阎立德点点头:
    “好,明白了。那我这就去~”
    “嗯,小谦也去吧。”
    阎谦一愣,接着便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应道:
    “好。”
    于是,车马上路而行。
    而就在杜如晦以为李世民是故意支开二人时,却听得一声:
    “杜世兄,若不介意,小弟能否近处观察一番?”
    “……可以,请。”
    “多谢。”
    看着直奔熏房的将领,杜如晦站在一旁,默默皱起了眉头。
    他有点拿捏不准对方是什么意思了。
    但通过刚才的接触,他心里对于这个人也有了一个既定印象。
    聪明。
    对方很聪明。
    但不是那种善于智谋的聪明,而是一种……
    怎么说呢。
    他似乎有着一种很天然的气魄,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恨不得与之相交那种。
    别的不说,就看清都郡主家那俩孩子就这一会儿的功夫,就成了跑腿小厮,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这不是他皱眉的理由。
    能让他皱眉的原因很简单。
    他嗅到了一股……名为“野心”的味道。
    对方并不是那种性格外向善于言辞之人,但礼数什么的周到,一样不缺。而往往对于一些事情有着非常独特的理解。
    这种理解之下,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说不上来。
    也看不清。
    可就是觉得,对方是有野心的。
    他也不知道自己从哪冒出来的这个想法,可却坚信自己没错。
    奇怪至极。
    但……
    不管怎么样,杜如晦觉得今日自己都不会把话题往道长那边引了。
    至于原因……
    或许还是直觉吧。
    他总觉得,眼前的人心底并不喜欢道长。
    而这也是他自己始终对其抱着一份疏远的原因。
    我以道长为知己。
    你若不喜欢道长,便非我族类。
    所以……哪怕对方是个相处起来很舒服的人,但杜如晦的心里始终还是有着一道墙。
    此人……
    可为友,却不宜深交。
    不过也就今天一晚而已。
    明日,他便要出发河东,到时候想见都见不到了。
    甚至说句难听话。
    西北那边乱象初现,山西河东抚慰大使这活,可不好干。
    俩人一忙起来,此生再次重逢,恐怕又不知到何年何月了。
    也挺好。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