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其他人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个世界所谓的国运可不是虚无缥缈的存在。 “哼!不过是粗鄙的武夫!” 苏长空坐在一旁,戒指里传出宗老的声音。 这戒指张慕法几人也拿去研究过一段时间,只可惜想要为宗老重塑肉身现阶段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或许,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才能够做到吧。 而这戒指也不知道是用什么材质做的,具备温养元神的功效,宗师叔待在里头反倒是有益无害,他们也索性不着急把人弄出来。 所以,在苏长空回京之后,再度被交到了他手上。 皇城之中。 太康帝和一众阁老,站在城楼之上,身后架着凉棚,左右太监伺候,目光一瞬不瞬地盯着上空的战场。 和城中百姓的心情差不多,几位阁老也很关注武状元最后究竟花落谁家。 大明以武立国,虽然承平已久,但无论文人还是武人,好斗之风成形。 所以相比较于文状元,武状元受大家的关注度和追捧更多。 这也算是朝廷选拔在野人才的一种手段。 科举之人,无论出身高低贵贱,都是从州部之中靠着一双拳头一步步打上来的。 正所谓,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有些世袭武官,比如锦衣卫之类的,也想通过科举谋求一个好的出身。 比如当今的锦衣卫都指挥使白充,就是太康元年的武状元。 可以说,角逐武状元的四人,天赋才情丝毫绝对不亚于那些大势力培植出来的嫡子。 而这,还只是大明的储备人才库的一角。 坐拥九州十数万万人口,大明所能够招揽到的天才如同过江之鲫,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姬家这样的大势力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能够将他们压制得死死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