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同时,心中对于张景泰也多了几分嫉恨。 虽然无法做些什么,但此时好不容易遇到机会,能够奚落梁国公的嫡子一番,倒也可以回去和同窗吹牛。 十四皇子等人也恍惚了,当即出声呵斥:“易英哲!你这是哪来的歪门邪说?我大明自太祖高皇帝以来,从无和亲割地的先例!”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才是我大明的风骨!” 这是国策,绝不容动摇的根本。 这也是为什么这群腐儒终究难登大雅之堂,大明出过昏庸的天子,但也没有哪一位敢放任这种思想成为主流。 易英哲胆敢在这种场合宣扬,若是传到太康帝耳中,十四皇子也免不了一顿训斥,是以他连对方‘易兄’都懒得叫了,索性直呼其名。 其他人也纷纷开口训斥,以表明立场。 一瞬间,形势立转,易英哲仿佛被千夫所指。 他也意识到自己一时冲动之下,说错了话,恨不得马上逃离现场,但这湖中央又能跑到哪里去?只能呆在原地讷讷不敢出声。 张麟自顾自给自己斟了一杯美酒,笑道: “我本无诗才,但方才听了易兄高论,倒是灵光一现,偶得两句。” 说完,不等众人回复,他便吟道:“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此句的意思是在十个普通人中,有九个是不值得尊重和信任的,他们有着各种缺点和恶行;而在这些普通人中,读书人是最没有用处的。 本来是用作自嘲的一句诗,但落在此时此景,却是莫名讽刺。 易英哲更觉无地自容了。 场上的其他儒生顿时大惊失色,如遭雷殛,随即便是一股难以遏制的怒气升腾,百无一用是书生...好一个百无一用是书生! 这句诗要是传出去,儒生的脸面估计都要被丢干净! 一时之间,他们也不知道是该对此诗作者张麟发怒,还是对始作俑者易英哲宣泄怒气。 看向张麟的眼神中都带着些许幽怨,你骂易英哲不就得了,怎么还开地图炮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