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云绣后知后觉,有个更憨的孩子了,她是真没觉得三姐厉害。但她又崇拜三姐厉害。把人搞糊涂了。 时间不早了,但大家还没玩够。 云逢、云鹤和温家的少年郎一块回来。 云家在国子监读书的男孩不多,温家多,总之来了一大群,包括朱显之、朱用之几人,一大群的好玩。 小厮过来,正好和大家说青德府那边的事。 少年郎对青德府都有些好奇,那事儿不小。 小厮喝了水,清爽的笑道:“宋公到了青德府,就有十多万的百姓迎接。” 嚯!吓人一跳! 小厮说道:“宋公下了车,就和大家承诺,青德府一共七万户,每户分五十两银子。” 阮老太太说道:“五十两银子不少了。” 甘老太太说道:“若是没人闹事,就能稳住他们。” 关键是有人闹事啊。 小厮说道:“当地有人帮忙说话,真不是宋公安排的,是当地人,有些声望,和大家说,宋公在蒲昌县,银子保证落到老百姓手里,他不仅不贪,还能把自己的赏赐给老百姓。若是朝廷派一个人去管,他觉得宋公最好。” 王三太太笑道:“这就是民心。” 小厮激动的说道:“其实大家都知道,朝廷说了多少,能落到老百姓手里的可能一成都不到。宋公说了,不能白分,因为没有绝对的公平。那就论人品和出力,人品好有赏赐,出一份力给两份钱。保证每年给大家看账,用了多少银子,做了多少事。那些人都愣住了。” 想不到有这种搞法。剩下的事就好办了。 朱用之问道:“那些闹事的呢?” 小厮应道:“闹事的也不能给他们银子。他们只是想要银子。有一些人支持,他们再说服其他人,就容易了。” 老太太阿弥陀佛:“这就是国运。” 虽然肯像宋公这么做事的不多,但能干的也是有不少,总是能把事儿做起来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