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然后就是一段向上升起的镜头。 对于地球来说,行星发动机的渺小.也确实只有赤道上那三座发动机稍微大一点,但那也仅仅只是大一点而已。 相对于地球的镜头来说,这些行星发动机就像背上的火罐。 卖力的喷射着能量。 推动发动机的前进。 然后就是对于宇宙来说。 地球也不过是一颗米粒。 这一段长镜头给人的震撼,就绝对不亚于其他什么东西。 就连张谋子都被这一部分镜头,给弄得有些震撼。 好渺小啊。 好巨大啊。 我们不过沧海一粟。 宇宙却如此庞大。 无论是行星发动机的重工业风格,还是眼前这种,相对于宇宙庞大与人类的渺小,这种镜头表达,都能对李云的审美风格可见一斑。 电影人,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审美风格。 就冲着这个审美风格。 好像。 电影也差不到哪里去了吧。 末日。 在冰天雪地之间. 寒风呼啸。 让人无法呼吸。 曾经能够自由呼吸的星球,曾经,能见飞鸟翱翔,但如今只有一片末日的死寂。 以往的美式灾难片中。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人类作死给弄出来的。 但在流浪地球里,也是人类弄出来的,只不过就不是因为作死,而是因为要逃离灾难。 逃离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而远离安逸的家乡。 至少在这300年之内是安逸的家乡。 没有所谓的相信后人的智慧,而是由自己由这一代人来肩负起责任的重担。 此时李云的意识被送到了浩瀚的宇宙之中。 孤独的。 领航员号里。 作为刘培强,作为领航员,一个伟大的领航员。 在眼里,地球貌似只是一个小小的点。 “原来地球是这么渺小,原来我们人类是这么渺小但这浩瀚的宇宙又如此无情,又如此美丽。” 真的好美。 此时此刻的李云。 就感觉了。 那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然后李云的精神又再一次的变化,可以观察到地下,准备过新年的华夏人,对于接下来的危机毫不知情,可能用着一整年的积蓄,准备做一顿美美的蚯蚓干饺子。 也能看到对于接下来木星危机,焦头烂额的领导人们.还要时不时的应对反叛军的袭击,让这颗残破的飞船,依然接受着重创。 也能看到下面的执行层们,准备进行着紧急预案的面对和饱和式的救援。 刘启他们的视角,观众们的视角能看到饱和式救援,能看到为了生命而奋战的芸芸众生们。 而李云的视角则能看到更多。 这不是刘启他们的视角。 这是moss的视角。 “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来说,有些东西是无用的,地下城里有许多人都是在耗费资源,甚至连领导人,都不需要这么多,只需要保留骨干的决策层和执行层,就能保持运转。” “而在这里甚至还有参与内斗的人,不能说流浪地球计划是最优秀的选择,但既然大方向已经选择了这里,你们就该一丝不苟的执行下去,而不是在这里添乱。” “你看,抛弃了这些东西,文明的延续就不会变得那么困难。” 但似乎理性,就和你们相差甚远。 和人类这个群体相差深远。 所以保存人类文明的最优选择。 就是抛弃现有的人类轻装出发,带上种子。 才是最好的结果。 看到丑恶与内耗。 所产生的理性结果,这就是moss,这个人工智能得出的结论。 似乎这些丑恶的东西。 如果让一些愤世嫉俗的愤青看到的话,大概也会觉得。 人类这种东西还是毁灭比较好。 不过。 李云就不是什么愤世嫉俗的东西。 好巧不巧的就是。 李云甚至还十分的冷静 “所以你才是人工智能,不是生物啊” 吴海进入了电影院。 观影前的体验就不是很好,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这首映场的观众实在太多太多。 把他都给整麻了。 这些如饥似渴的观众们,捏了一年的电影票钱,终于在这个时候找到了宣泄的渠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