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然后这位高导演就瞥了一眼沙益。 “你就没有发现吗?这谁跟李云一对戏啊,那演技术都开始提升,爆炸了,别说这位周公瑾了,就连那刘关张,他们都被李云这位孔明的节奏带着走了。” 因为这李云仿佛就是孔明在世一样。 他所掀起的节奏。 就让所有人欲罢不能。 此时沙益才发现自己这名小师弟。 他的厉害之处。 他一个人主导了蜀汉的节奏。 作为演员。 就连影帝也要跟着他的节奏走。 周公瑾的戏份杀青了。 但卢毅生病了还是。 这种病似乎就跟角色有关。 虚弱肺痨。 也许是沉浸的太深。 也许是这公瑾死了之后,也想和诸葛亮较劲儿。 卢毅就顶着虚弱发烧的身体来到了片场。 怎么样李云,我最后的深情流露。 我作为中生代演员。 我也有自己的沉淀与骄傲。 我不会只被你带着节奏来走。 此时卢毅要看的戏就是诸葛孔明来吊唁他的戏。 来看宿敌吊唁自己。 也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但很显然如今的公瑾,虽然在戏中死了。 可如今的卢毅。 却能明显感觉到那一种深切的感觉。 还没离自己远去。 还并没有呀。 “周瑜去世,咱们荆州少一劲敌,先生应当高兴才对,又何必伤感。” “人员周公瑾忌才妒能,非也。” 此时李云的诸葛孔明就目光流露出了沧桑:“周公瑾风雅超群,乃一代儒将,风雅超群,如今壮志未酬,如星陨落,怎不令天下英雄同悲?” 在旁边看着的卢毅。 心中震颤。 手也在发抖。 抖个不停。 因为眼前的诸葛孔明。 他也在真情流露。 呜呼哀哉。 诸葛孔明就做了一个违背主公的决定。 他要去江东吊唁周公瑾。 这件事得到了蜀汉权臣的一致反对。 只有赵子龙主动请缨,此去可保将军无碍。 他就在旁边默默的守护着丞相。 而刘玄德一开始略微反对,但在之后也理解了孔明。 而东吴那一边,鲁肃作为新的谋臣,也很拒绝这件事情,本来曹操听闻周瑜身死,立刻就动30万大军打算南下。 若让孔明来他东吴,这位一代谋臣死在了东吴的话。 那刘备真的要与他不死不休了呀。 东吴派去使者,劝导诸葛亮无果。 而东吴。 甘宁等人磨刀霍霍。 只等诸葛孔明一来就干死他为公瑾报仇。 “现在整个东吴都恨死你了,你居然还敢只身前去,你还真是不怕死啊,孔明先生。” “以伱的智慧与理性,就知道这一行会十分的危险。” 此时李云问着旁边的孔明先生。 亦或者说问着自己。 很神奇呀。 从小父母叔叔死去,便知道死亡乃天理循环不落一滴泪的孔明。 如今却愿意让冲动支配自己的理性。 去赴这九死一生的局。 既然其中也有与东吴交好的信号。 但却是不必亲自出马的。 “是吗?也许我这一次去便死了吧,那我便对不起主公了,无法与他行天下仁德之世。”此时孔明轻轻的说道。 但他还是决定去了。 一个年少理智。 从小便知道,用智慧去理解情感的人。 如今便被情感所支配。 李云能感觉出内心涌出的情感。 属于孔明的情感。 压制着理性。 智慧。 在周公瑾的灵堂之上。 孔明差点就死了。 如果不是赵子龙眼疾手快,他恐怕就交代在这里了。 而此时孔明却站在灵堂之前。 眼神里没有看任何宿敌的感觉。 反而是一种吊唁朋友的姿态。 “闻君仙逝,江河凝滞。” “闻君仙逝,星月无光。” “从此天下,知音难寻!” “知音难寻!” “公瑾,慢走!” 失控之处,孔明便抱着周公瑾的棺椁痛哭,镜头就怼着孔明的脸拍。 整个剧组都沉寂了。 明明斗了一生一世,互为仇敌。 却在对方死去的时候如此悲乎哀哉。 细微的哭声。 不仅仅是东吴的将士们。 连剧组成员们,甚至对于三国不甚了解的化妆师他们。 也能理解这份感情的共鸣。 还有悲伤。 高欣欣的情感被感染了。 这是李云演技的个人秀,也是孔明的个人秀。 这也许就是三国时代的浪漫。 在敌人的葬礼上痛哭流涕。 独属于男人的浪漫。 此时此刻的李云。 内心汹涌澎湃的情感迸发而出。 人生能有多少知己呢? 立场不同。 却互相理解的挚友死去。 悲伤。 就自然而然的流露着。 即作为李云的我。 大概不会去做这么“愚蠢”的事情。 但孔明确实做了。 因为知己难寻。 只有卢毅在旁边看着。 仿佛回到了当初。 羽扇纶巾,雄姿勃发的公瑾。 温瑞如玉。 “望先生助公瑾一臂之力,同破曹贼。” “如蒙不弃,亮,愿效犬马之劳。” 公瑾啊。 人生得一知音如此。 当死无憾矣。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