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柳如钰颔首,“那就献丑了。”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联想到柳如钰的身世,几个妃子连连称赞。 “柳小姐不愧是柳相的女儿,寥寥数句,尽是思念。” 秦晚吟听出来了,这是杜牧的《归家》。 【杜牧:我成替身了?】 【柳如钰抄都不会抄,她才多大啊,哪有鬓边丝?这个bUg竟然没人质疑?】 【她可能会解释成父母的鬓边丝。】 皇后拉着柳如钰的手,格外热络。 对秦晚吟则是平平淡淡,在场的都是人精,哪里看不出来门道。 知道皇后故意冷着秦晚吟,她们也不和秦晚吟多说,只是围着柳如钰。 只有魏昭仪在离开时,同情怜悯地看了秦晚吟一眼,悄悄递给她一块糖,让她不必往心里去。 秦晚吟道谢接过。 魏昭仪育有一子,兄长在朝廷工部为官,位居侍郎。 因母族官位不高,这些年一直没能晋升妃位,连带着她的儿子也不受皇帝宠爱。 秦晚吟从袖口拿出了一张纸,“魏昭仪,这张纸上有治理蓟县水患的办法,你可以拆人拿给你兄长,他一看便知。” 魏昭仪犹豫着接过。 等到了数日,朝廷就传来了消息,说是魏侍郎治理水患有功,擢升为工部尚书。 与此同时,皇帝也想起来宫中还有一个魏昭仪的存在。 魏昭仪有子,年方八岁,如今又获盛宠,皇后一时间坐立难安。 她这一着急,整个人就病了。 而中秋晚宴将近,皇后又不想权利旁落。 秦晚吟适时站出来,“晚吟愿意为娘娘献绵薄之力,帮娘娘出宫采买货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