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心意已决,秦晚吟捡起了地上的香囊,就匆匆离开了。 背影纤细一抹,仿佛风中垂柳,无端生出了萧瑟之感,旁人都以为她是伤心离开的。 此时,礼佛结束的皇后迈出门槛,便看到了离开的秦晚吟。 她立刻让大宫女去叫住秦晚吟。 自从吃了秦晚吟做的养颜药膳,气血好多了,连陛下都来得勤了,想着让她再做一些。 而秦晚吟假装没听到,疾步离开了皇宫。 她都打算换一个太子了,那以后也没有必要给皇后献殷勤了。 说到底,当初秦家之所以壮烈孤城,正是因为国舅率领的援兵来迟了。 如不是存着离开皇宫的心思,她也决计不会嫁给祁珩。 回到了她的宫殿,秦晚吟就大门紧闭,在桌案上写着太子候选人名单。 皇帝子嗣单薄,只有三个儿子。 除了太子祁珩,便是十岁的五皇子和三岁的九皇子。 “年纪太小。”秦晚吟在纸上打了叉。 秦晚吟想起来了,先皇还有一个孩子,辈分上来算,是祁珩的二叔。 其母族曾以全族性命保护先皇,因此先皇特准他随母姓。 此人是少年天才,骁勇善战,十八岁就封了宁安王,可惜后来被敌寇算计折了双腿,从此深入简出,渐渐被人遗忘。 官员遴选尚需要仪表堂堂,一国之君更不能身患残疾。 “他也不可。” 秦晚吟叹口气,又打了叉。 她恹恹地靠在了软椅之上,脸苦巴巴地皱在一起。 难道皇室这么多人,就没人能成为大曜的新太子吗? 为什么一定是皇室呢? 如果是其他人,那就不是太子,而是新帝了。 秦晚吟的目光不经意扫过了书架上的《九州风情志》。 她眸子一亮。 九州数国,多的是王孙贵族,她不一定非要做大曜的太子妃,如今大曜宫中不就有一个燕国质子吗? 燕国季氏,八岁为质,如今十六有余。按照当初盟约,八年为质,算算时间陛下也该放他回燕国了。 秦晚吟当即就抱着她的香囊,去了质子的冷宫。 不过在此之前—— 她召唤了心腹侍女,递给她一个掌心大的白玉瓷瓶,“知秋,你去一趟马场,帮我接满一瓶回来。” 知秋愣了,“接满什么?” “自然是——”秦晚吟附耳,说了一个文雅的称呼,“五谷轮回之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