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刘邦:哈哈哈哈,好惨,不过我证明,上次苏子言真的说过。】 【朱棣:对,我也作证。】 【苏子言:倒也不必如此积极。】 就很心塞,郁闷。 他当时,真的只是一个调侃而已呀,真的真的没有想着给娘娘打开什么新世界。 娘娘你也真的是个神奇的人,绝了。 【白骨精:李二陛下您看到了,大家都给奴家证明了哟,所以冤有头债有主,您别搞混了哈,爱你哟?(????`)比心】 【苏子言:】 【李世民:】 【纣王:哈哈哈今天的赢家,还是白骨精的。】 【罗睺:还有杨坚呢,一直没说话,是不是已经去物色美人了。】 【杨坚:那还没有。】 他还在消化呢,不过他确实还是挺开心的,想到可以做的事,很激动啊。 不过吧,看着苍穹,又很心塞。 大唐怎么那么多能人。 先前就盘点过了一次大唐的猛将,现在又是四大名相,还有李世民这个强绝帝王,包括后面那个女皇也不错,就是那个什么前期超神后期超鬼的唐玄宗,也是个极为不凡的人。 怎么就感觉什么好事,都让大唐给占了。 好气哦。 【秦始皇:继续往下看吧。】 【苏子言:对对对,政哥说的对,咱们继续啊,别打岔。】 苏子言赶紧赞同,娘娘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强了,惹不起他还躲不起吗? 【姚崇,本命元崇,字元之,著名政治家,曾任武皇,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他也曾助唐中宗复位,改革弊政。他登过高位,也下过低谷。在唐玄宗继位后,召被贬的他,与其谈论天下大事,被其所折服,力邀他为相,此时,他提出了《十事要说》。(自来《新唐书·姚崇传》资料整合)】 【秦始皇:之前朕就想说,李世民李世民你们唐朝的皇帝是不是短命,这位贤相,一个人过了四朝皇帝。】 【杨坚:哈哈哈哈,对,真的是短命啊。】 杨坚瞬间高兴了,看向李渊一家人的眼神又变了。 早就发现上首的陛下一直很诡异的李渊等人,此时更是觉得有些渗人。 不过他们倒是不担心自己的生死大事,既然一开始杨坚没有杀了他们,就不会动手。 他们也没有动手。 这算是双方的一个,默契约定,和平相处。 只是,这位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唐国公啊,你们这唐朝,皇帝都不长命啊,看看,这武皇,唐中宗,唐睿宗还有唐玄宗的,四个皇帝,一个丞相,就算这位丞相活了八九十岁,算他二十为相,那六十年平均算下来,你们一个皇帝也才二三十岁啊。” 杨坚笑眯眯的开口,好像带着惋惜,实则全是幸灾乐祸。 他知道这个算法不对,但肯定有在位极短的皇帝,毕竟这换的实在是太频繁了,在说,这位丞相也不一定能活那么久。 李渊差点没有一口酒喷出来。 搞半天,他就是要说这个? 不过,好像有道理啊。 这位贤相,是不是经历的皇帝太多了一点? “明朝于谦也是四朝。”李世民接话,神色淡漠。 【朱棣:】 苏子言立马来了精神。 明成祖,这可不是我搞出来的,可不跟一下,实在是对不起刚刚您老人家的落井下石啊。 愉快的打字。 【苏子言:对,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明景帝,明英宗,三个皇帝,四朝。】 【纣王:还真是,不说都差点忘了,朱棣,你小子那朝代,也是人才辈出啊。】 【李世民:确实倍出,一个叫门天子,属实罕见。】 【秦始皇:朕当时听到这个的时候,真的恨不得立即杀了对方,这种人,怎配为君,怎配做人。】 【杨坚:秦皇所言极是,这种皇帝真是可恨至极。】 【刘邦:这要是我老刘家的,我当场掐死。】 【朱棣:别骂了别骂了,已经留下祖训了。】 【秦始皇:你这个祖训没什么用,到了那一代,都知道那个名字是个晦气玩意,谁还会取?】 【朱棣: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还留下了一道圣旨和一道金牌给于谦,在他那个时候,遇到废物皇帝,手持圣旨和金牌,可以去把人宰了。】 主要是那种废物,他自己看的都恨不得手刃,所以,管他是不是自己后辈,都弄死,不然留着干什么? 气死自己吗? 【罗睺:狠,还是你狠,不过干得漂亮。】 苏子言也想说,棒极了! 叫门天子,真的是令人难以接受。 对了,还有靖康之耻,更是让人无法原谅。 等他忙完手里的事情,就去整理相关的史料。 然后好好的讲一讲。 不讲,他不平。 深吸口气,继续往下说。 【他让唐玄宗答应他《十事要说》。 何为《十事要说》? 为政要先讲仁义;边塞地区没有困扰的情况下,不能对其用兵来彰显自己的功劳功绩。 不让宦官干政,防止重蹈汉朝乱象;宗室不任高官,避免出现七国之乱。 一切都按照法治推行,不乱用法治;不额外增加需要收缴的赋税,以免给百姓增加苦难。 勿大肆建造寺庙和各种宫殿,滥用国库;礼遇大臣不胡乱降罪也不过分宽容。 对待亲信犯错,也严惩不贷而非包庇;能听谏言不恼怒且三省吾身。 此时的唐玄宗,也是一位颇具千古留名的帝王之相,他有强大的政治谋略,有看待时局的眼光,有仁德宽厚的心,更有想要带领大唐更加繁荣的雄心。 于是君臣一拍即合。 姚崇力主实行新政,推行各项改革,改变朝局面临的弊端。 整顿吏治,选拔人才,抑制权贵,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唐玄宗励精图治,重视民生,巩固多民族达到统一,最终打下了开元盛世。 这是明君和贤臣的相辅相成。 (来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九·姚宋》资料整合)】 李隆基在看到明君二字时,眼眶有点热,这个时候的自己,原来是被称为明君的吗? 他至今,从未忘记过那句评语。 前期超神,让百姓家家有余粮。 后期超鬼,成为葬送大唐的开端。 他是真的难以想象,后期的自己,该是有多昏聩无能荒唐无道。 可他一直告诉自己,要改,绝不犯。 “陛下一定可以成为后世传颂的千古明君。”宋璟道,对自家君主充满了信心。 因为现在的唐玄宗还是当初英明神武,决策果断,不昏庸,不宠信奸佞,时时刻刻都对朝政百姓上心的唐玄宗。 他不知道所谓的后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但,他一定会拼尽全力,阻止这个后期的到来。 张九龄也点头:“是矣。” “臣等相信陛下。” “陛下千秋万岁。” 李隆基看着大臣们对他的信任,郑重颔首,面色凝重:“朕,便请诸君监察,一旦朕有不对之处,务必上谏,朕承诺,不会无故杀害谏臣。” 他需要不一样的声音,来时刻提醒自己,也监督自己哪里有不对之处。 但。 “若有故意想要扰乱朝堂,损毁我大唐江山社稷者,那也别怪朕心狠。” “谨遵陛下旨意。” 在治蝗之路上的姚崇,看到这,也忍不住想起了当时和陛下的座谈。 不言所谓日后,如今的陛下,他一点不悔辅佐之。 【李世民位面】 “哎,这样一位明君啊,后期为何就变成了那样呢?”李世民不解,他想不明白。 房玄龄思索了番,开口:“或许是开元盛世过于繁华盛大,以至于大唐达到了空前的盛世,万国来朝,没有了对手,唐玄宗便因此懈怠了下来,开始享受,再加上身边存在的奸臣,最终,走上了败亡之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