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二天,在用过早餐之会,九班学生当着任颜的面,踏着11路大军,向着仓库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依旧没有通知任颜。 走之前,甚至还挑衅似的瞟了任颜一眼。 立刻就让任颜确信了,这群小子就是在打击报复! 怎么就这么记仇呢? 自己不就是当着你们的面打了个车吗? 至于吗?! 于是乎,任颜只能再次打了个车,在九班整齐的步伐前,呼啸而过,同时向着九班九班挥手致意,已于反击。 双方抵达农场之后,又很正常的互相比了一个中指之后,九班学生就投入了工作之中。 如果不是打不过你,高低给你给安排一下! 九班学生心中掠过了这种念头。 不过还好,在真正投入工作之后,这种被碾压的憋屈感,瞬间就少了很多。 分散注意力这种事情,对转换心情来说是真的有效。 由于昨天已经煅制出了九根龙骨的部件,所以今天九班将重心工作全部放在了榫卯结构之上。 虽然九根部件距离一个完整的龙骨长度依旧差了很多,但九班还是觉得当下榫卯更加重要一点。 龙骨的塑型他们已经很熟练了,但在榫卯之上鬼知道还会出现哪些问题。 不实际的完成一次,他们始终心中难安。 这种感觉是这段日子以来潜移默化产生的。 九班学生也不知道这种行为到底是对是错,但是他们却一点都不反感。 提前有个准确的心理预期,总比一股脑的相信自己要靠谱的多。 这种事情他们遇见的次数不算少了。 果然,在正式开工之后,九班很快就遇到了问题。 首先就是各个榫卯的衔接。 因为龙骨的结构与之前做的东西完全不同,所以他们此前一贯用的结构锁在龙骨上完全就行不通。 动不动就会脱落下来。 其次,各个榫卯的受力点也完全不同。 在第一次勉强完成拼接之后。 九班秉着一贯以来的习惯,对龙骨进行了测试。 在结构勉强稳固的情况下,一点震动确实不会对龙骨造成什么损伤。 但这种震动一旦升级,龙骨的衔接处就会立刻开裂,让他们之前在脑海中模拟的场景轰然破碎。 衔接处不但没有成为卸力点,反而成为了整根龙骨最大的薄弱点。 九个部件组成的龙骨尚且如此,那真的达到150米,用四十多个部件组成的龙骨呢? 他们简直不敢去想象。 于是在失败的瞬间,他们就立刻展开了分析。 并且对相互角力,卸力的这种模式提出了质疑。 明明他们是完全按照榫卯方式来进行连接的,可到最后不还是毁于一旦。 虽然听着好像很合理的样子,但事实证明这玩意行不通啊。 不过在经历了多次的头脑风暴之后,他们还是打消了这种疑虑。 说服他们的是王宇。 说服的过程依旧简单,硬核。 王宇只是简单的计算了几个公式,就从现实原因上击碎了他们的质疑。 对于现在的九班来说,一些简单的力学公式,他们是完全能够理解的。 然后,他们就在王宇的公式上找到了根本原因。 受力分析错误。 考虑范围狭隘。 每一个榫卯所产生的受力点,以及所能承受的最大力道他们都没有考虑到。 他们只是考虑到了最直接的情况。 一些榫卯可能起到的连锁反应完全没有考虑其中。 于是乎,不可避免的,九班再次陷入了改工之中。 照着眼前摆出的问题,一股脑的扎进了计算的海洋之中。 甚至连王宇都没能幸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