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 铺路、铲除后患-《弦能变》


    第(2/3)页

    这其实也是石小玉与嵇笑仁当初谈判时,石小玉的考虑。

    而当然,他度日如年,在天河水牢的二十年里修为虽没有什么进步,但由于水牢恶劣的环境,终日举着一整座的天河瀑布,他的心性、耐力、肉身的强韧程度等得到锤炼,脱胎换骨,已然达到了另一番境界,与入狱前完全不一样,改变了许多。

    而今京师演武,南琅北琊夺权,他自觉亏欠史燕,所以才下手时绝不留情,从一开始就动了杀机,打定主意要尽力的为史燕铺平道路、斩除荆棘,能帮之除去一个隐患便是一个,以免留下后患。否则以他的个性,断不会对景阳冈等痛下杀手的。

    当然,他痛下杀手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百里宁、景阳冈、柳飘飘等人并不是兵士,而是将军,即——

    祸首!

    举一个最通俗易懂、简单的例子:

    两个贫民不爽了打架,多是单挑,受伤害的顶多只有自身及对方,两个人;而两个颇有影响力的人(比如一帮之主)不爽了打架,打起来可就多半是群架了,受伤害的也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一群人。继续往大的推,两个更有影响力的人(比如上升到了国家元首级别的存在)不爽了打架,那打起来可就不是单挑或者群战帮战了,而是——

    国战!

    受伤的将是千千万万的人。

    正如贾谊在《阿房宫赋》里感慨的“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凭一举之私,牵扯到千人万人,导致千万人之伤之死,这一种穷凶极恶的自私,本就该是万死也不足以赎其罪的。

    所以对于这样危险的潜在者,李作乐从来都是下手无情、鲜留活口的。这也成为他日后称霸路上的一大主张。即——

    斩首不杀兵,尽量抓俘虏。

    而至于他答应再比两场,且狂妄的让百里宁高手尽出,当然也不是真的顾全天堑阁威信,亦或想要“活动活动筋骨,好好的干一架”,而只是为了能将北琊高手尽皆引出,一举铲除。

    而他说什么“这思乐公主小姑娘于我有恩……我若落败了希望你不要为难他们。”诸如此类的话则:

    一来是要与史燕母子三人拉开距离,免得日后自己的仇家会找上他们;二来,则是为了宽百里宁等北琊一众高手的心,好让他们以为自己这般叫战其实也没有必胜的把握,给他们点信心,以引得他们尽皆出战的同时,无人退缩。

    说到底,他明着比武,暗则杀人。

    就算百里宁没有下场,装作不经意的出手好了,他也早就做好了三弦棍飞出,直接将百里宁钉死在金龙椅上的谋算。

    而此刻,剑拔弩张,百里宁亲自下场,合着近二十名凡境的第一流高手,算是举国之武力了,团团的围住了李作乐。

    大战一触即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