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我力能扛鼎》


    第(1/3)页

    公孙景逸抚抚衣褶,又几步跟上去。

    “不怕二哥笑话,乡里乡间都称呼我家叫‘龙王庙’,为嘛呢?因为从太爷爷那辈儿到我父亲那辈儿,我家连着三辈人,不是管河的就是管海的,再有就是管水兵的,祖宗叔伯似八渠龙王,常年飘在水上巡航。”

    “我打小耳濡目染,也学下不少东西。”

    晏少昰又赏了他一个眼神,这一眼,就要意味深长些。

    ——阖家百口,满门做官,这公孙倒讲得稀松平常,好似敞开家里的后花园让外人瞧了瞧景儿。

    况,这小子滑头,专挑自己豪气的家世,与他这“小官之家”出身的“大舅哥”讲。

    晏少昰微微一笑,把每一句听得透透的。

    “二哥尝尝,这是刚从冰窖拿出来的雪酥山,好吃吧?可惜只有今夜能吃着了,船上的冰存不到明天。”

    “二哥饿不饿?我这就吩咐他们备膳。”

    成鹊、瑞方几人上船时,见着的就是这幅光景,各个稀奇得不得了,谁见过这小祖宗抬举别人?全寻了近处坐下,嗑着瓜子喝茶看戏。

    日潮月汐,每一天涨潮落潮的时间都是变化的。而海上行船的动力一为风力,二为水力,最末才是人力,顺风顺水出海是最省力的。

    按潮汐算,这一日恰恰是大潮、活汛,再加上入夜后陆地散热快,气压大,风从陆地向海吹,所以天黑后出海比白天更顺畅。

    他们慢腾腾地吃完饭,等船上的物资与客人也清点完全时,黄昏已至,红霞洒了半边天。

    “起锚——!”

    “升帆——!”

    最后是一声壮阔的:“开船——!”

    出行鼓壮阔,码头上的驳板、渔船、艨艟、楼船,还有脚下的巨轮,全扬起了帆。巨轮左右又有几十条粮船、水船、战船随行护航,整个领港的大船小船结成陆,望一眼层层叠叠,只见船不见水。

    混合舰队配上精锐海师,这行走的海上堡垒呈雁行阵,钻开天地,浩浩荡荡地朝海深处游去。

    那一刹那仿佛穿江过海,上溯到五千年前的竹筏,后可至科技时代的巨型航母,几千年的航海史载着她浅浅望了一轮。

    唐荼荼站在最高层,张开手臂,被迎面的海风刮得脸皮乱抖,也舍不得下楼去,直想仰天把“壮哉我华夏”吼一万遍。

    至于那些雕梁画壁的楼船,撑死了二十米长,在内河上看还像个模样,站这巨轮上低头俯视,全成了不起眼的虾米。在国家和军队的力量面前,巨富也如沧海一粟。

    离开海岸后,浪头渐渐大了,云帆被风刮打得哗啦啦作响。

    艉楼上站不稳了,唐荼荼左摇右晃,撑不住才坐下,舱室里的官兵扭头瞧见她,笑说:“姑娘可别晕在这儿,回头县老爷着我们恼。”

    公孙景逸站在底下吆喝:“茶花儿,风浪大,咱们下船舱里去玩啊。”

    晏少昰平静无波看他一眼,踩着台阶攀高两步,朝唐荼荼伸出手,话在嘴边盘桓一瞬,他开口说:“晓晓,慢点下来。”

    唐荼荼愣了下,这窄窄一条小梯确实站不稳,抓住他的手下了艉楼。

    “晕不晕?”晏少昰又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