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末路枭雄-《百道通神》

    万石最近很烦恼,因为他开始富足了,他有一颗四尾异香妖狐的内丹,这是一颗灵兽的内丹,可以炼制丹药,也可以直接吞服,只是直接吞服的危险性比较大,因为灵兽的内丹里不仅仅蕴含着巨大的灵气里面还夹杂着灵兽的一丝魂魄之力。(随梦小说网全文字小说)直接吞服效果当然好,因为灵兽内丹里的灵气都是经过灵兽身体转化的纯净灵气,就是提纯过的高浓度灵气,吸收起来自然是畅通无阻而且不用费心思去滤去无用的东西,只要不停的吸收就好了。可是灵兽内丹里夹杂的那一丝灵兽的魂魄之力却十分的难缠,这是灵兽修炼的时候自带进去的东西,一旦有人要吞服他们的内丹那么必须承受这丝魂魄之力的反噬,轻者重伤,修为倒退,重者直接被这股魂魄之力冲击成白痴。

    而万石现在一没有炼制丹药的书籍,二没有炼制丹药的实力,因为只有筑基期的修仙者才能以本命之火来融化那些炼丹的材料,筑基期以下的修仙者只能依靠法器或者其他的方法来炼制丹药。所以万石现在烦恼的就是要不要直接吞服这颗异香妖狐的内丹,对于他来说风险过大的事情都是不怎么保险的,所以万石犹豫再三还是把异香妖狐的内丹扔回了须弥戒指。

    原本以为一直挂着闲在哪里的万石忽然接到了圣旨,那个传旨的太监长的十分阴柔,虽然年纪极大,可是皮肤却十分的光滑,看来他保养得不错。

    “洪武口谕:着锦衣卫御前带刀侍卫万石进宫面圣。”老太监一副居高临下的模样,万石单膝跪地悄悄的瞥了几眼,老太监咳嗽了一声,说道:“你跟我过来吧。”

    这又阴又柔的声音让万石浑身上下着实起了好几层的鸡皮疙瘩,当然了万石表面上还得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甚至还冲着老太监微微一笑以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皇宫之路自然是漫长而无聊,不过万石也发现了皇宫里的一丝不寻常的气息,原本很少有士兵的地方都布满了士兵,而且越往里面人越多,检查的手续也是十分的仔细,幸好这个老太监在宫里地位超然,所以一路过来也不是很卡。这一路过来,万石已经看到好几个人被盘查了一番以后直接轰了出去,饶是如此早晨出去,等万石赶到朱元璋身边的时候已经到了中午了。

    朱元璋的寝宫门口守着两个大将,看上去器宇轩昂十分的精神,他们看到老太监只是微微一点头,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他们不是外面那些寻常的兵士,那些兵士守卫看到老太监,态度都带着一丝谄媚和讨好。

    “你自己进去吧。”老太监指了指那道朱红色的大门说道,万石被周围的气氛弄的有些紧张,咽了一口吐沫才推开门进去。

    房间很大也很空旷,万石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浓重的草药味,后面的两个守门将军直接将门关了回去。朱元璋就大马金刀的坐在床沿上,看上去似乎精神奕奕,红光满面的样子。

    “参见……。”还没等万石跪下,朱元璋直接摆了摆手说道,“不必了,你直接坐那边吧。”

    “很奇怪吧,我不是应该躺在床上奄奄一息,怎么还能坐在这里和你说话?”朱元璋看了一眼万石说道。“因为我已经没有几天好活了,这仅仅是回光返照而已。”

    “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叫你过来么?”万石自然不会无趣的说话,看着架势,估计是朱元璋要吐露一些心事,看到万石不说话,朱元璋自顾自的说了下去,“当时我家里穷,上面还有好几个哥哥,下面还有几个妹妹,对我最好的就是我二哥,他一直都照顾我,只可惜那场瘟疫一来,大家都……。”

    “是不是我长得像你二哥,陛下?”万石自然就想到了自己被召进宫的原因,可能就是自己长得像朱元璋死去的二哥。

    朱元璋没有否认,直愣愣的看着万石,喃喃自语的说道:“像,真像。”

    “陛下,陛下?”万石看到朱元璋失神的模样,轻声叫唤了一下。朱元璋马上恢复了平静,他有些颓然的说道:“纵使我贵为一国之主也不能斗得过他们,若是让我再年轻二十年,我势必血溅五步也要让他们不得安宁!”

    “哼,那些龙虎山的道士,一遇到比他们强的就没办法了。”朱元璋忽然有些激动,“要怪也只能怪我自己没实力,哼!只是这江山却不会按照他们的意思来安排。”

    “你知道西边的苗疆一族么?”朱元璋忽然有些诡异的问道,万石摇了摇头,朱元璋接着解释道,“他们是炼蛊一族,而蛊就是利用毒虫炼制而成的,他们炼制蛊都是将一大批的蛊虫放入容器内,让他们自相残杀,最后留下来的那一只就是蛊。虽然数量少到一只,可是却更加的有威力。”

    “你回去吧,记住如果有一天你能决定某个朱家后代的生死的时候,请你放他一马。”朱元璋挥了挥手说道。

    隐约知道了一些内情的万石听完朱元璋的话以后,直接回去了,不过他细细的揣摩了朱元璋的话,发现朱元璋似乎透露了三点消息:一,他的生命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死因大概和那些外来的修仙者有关系。二,原本镇守大明的龙虎山道士似乎退缩了。三,朱元璋似乎不想被那些修仙者玩弄于股掌之间,他可能有了一招十分狠戾的招数留着。

    整个大明似乎都开始不安分起来,几个藩王都十分不安,因为最强的燕王和宁王都被软禁起来,不知道下一个会轮到谁。可是在这个节骨眼的时候,却从应天府传来一个让所有人都不能理解的消息,燕王和宁王已经回到自己的封地了。当然了,还有更加刺激的消息,洪武大帝朱元璋死了,紧接着太子朱标接位登基了。这一连串的变故让人甚至都来不及反应,只能感慨世事变化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