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铀岩玉,淡抹一汪春绿。静是寒潭行欲去,乍分合又续。 如冻青田同举,点点盈蓝飘雨。轻展雕刀行作欲,此石争可拒。 被冯媛请来的师傅们说归说,却无人去管来源问题。 他们要求简单。 只要有好玉给他们雕刻即可。 之前拿来的田黄石,他们是挑了又挑,选了又选。 好的有,好到他们把那些石头挑出来,不舍得下刀的程度。 他们把上一批田黄石分为四等,自己定的。 第一等的是从各个角度照,做成立体图像,然后估价,让冯媛那去抵押。 到了第二等,同样是照好,也做成立体图像,放在冯媛给提供的地方,保存着。 其次是他们平时用来雕刻的,这部分会拿去拍卖。 最后一等,给自己得意的弟子用来考试,而后等冯媛开石头铺子,放在里面卖。 但哪怕是最差的,一小块也没有低于一万元的。 实在是那批石头太好了。 像前两等,他们会没事儿的时候观看,边看想边,与同行讨论,看看石头的造型符合哪一个派的雕工。 琢磨好了,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拿出第二等的时候闭关雕刻。 而最好的,那是需要突然来了灵感,才会让冯媛取出来,用其他的钱或东西来补银行。 不止是他们研究,还要把影像给各自门派的最厉害的人看。 没办法,石头好,轻易下刀怕亵渎了石头。 田黄石分完了。 现在是三船铀岩玉、两船青田石。 他们的徒弟在那看着,帮着布置软垫子,没资格上手。 由大师们亲自往外取,拿出来一块要看好一会儿。 有的石头直接就能看出来好不好,有的得去分析。 不仅仅是看颜色是否统一,还有布局。 像之前的两块田黄石,一块中带黑点的,一快里有别的颜色搀杂。可却是天合之作,拿出来卖,无数人会抢破头的。 现在的两种石头也是如此,大师们想要从中找出特殊的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