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苏锦音一直没有见过真迹,但临摹的仿品,秦子言收了一幅。 没有真迹在面前的临摹,自然要略微欠缺一些。但也恰恰因没有真迹在旁做对比,所以乍一看上去,此中画景已经让人大吃一惊。 那老嬷嬷问道:“不知道姑娘从哪里见过这幅画?” 此时,苏锦音已经把画画完了,她正在旁边题诗。 听了老嬷嬷的话,苏锦音答道:“是殿下收藏的。不过殿下说是仿品,并无真迹。“ 苏锦音所题的诗句倒不是这画上原有的,而是她自己所作。 这老嬷嬷是替皇后来考自己,苏锦音很清楚。她不能露才,但也不能太过露傻。临摹的画作,再如何好,也是叫人放不到心上的。 而诗句若再借用他人的,恐要显得不尊重皇后娘娘了。 苏锦音将笔放下,把题好的诗画送予老嬷嬷点评。 这老嬷嬷也不是完全来找茬的。她对苏锦音之前的不善态度,一半源自于常年在宫中、她身居皇后娘娘身边最受器重的馍馍位置,确实有些瞧不起这来历不明就居住在皇子府的女人。另一半老嬷嬷也是完全在传达皇后的态度而已。 苏锦音这不卑不亢的模样,反而赢得了嬷嬷心中的几分赞许。 她仔细看了看那画,心中还颇为认可。 此画悬于皇后娘娘宫中,她平日里服侍皇后娘娘,娘娘日日见此画,她便日日见此画。 如今看着临摹的仿作,虽不能说一模一样,但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还有这诗词,倒也有些墨水在肚子里。 方嬷嬷对苏锦音的印象逐渐改观。她原在宫中见多了不知道天高地厚想攀附天子的女子,对苏锦音,也仍是这般想法。 无非就是一个想要嫁入皇家的女子罢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