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新罗沿海,一场海战整装待发。 双方旗帜鲜明,一方舰船百余艘,一方却不过聊聊三十有余,可见差距。 然而,就在这样的差距下,坐镇中央楼船上的周瑜却并不乐观,即便他的兵马更多,舰船更多。 可经由工部崭新出品,安装在木质大船上的大炮,却并不多。 这种大炮射程不远,威力有限,碍于大夏硫磺的质量和储备,更是连火药也有限,圆滚滚的铁炮弹没火药,还不如打钢刀,因而并未投入陆地战场。 周瑜自始至终都知道。 自己一方想要覆灭倭国,关键不在如何打趴倭国,而在于如何跨过这不算长的海峡。 原本从工部那获得大炮这种新式武器,并安装在十余艘舰船上后,周瑜很有底气。 可随着三日前一次试探性交战后,他心中的底气荡然无存。 水师的炮出自大夏公布,乃是绝密消息,倭寇也有炮,同样捂的严严实实。ωω 双方当时一交战,两边都懵了,没想到敌人会掏出跟己方一般无二的武器。 然后便是两轮互射,各有舰船沉沦,匆匆退出战场。 “徐盛,你说他们的炮是从哪儿来的呢?” 周瑜目视前方,口中问道。 他身后的徐盛挠挠头,十分不解。 周瑜原也没指望他的回答,因为周瑜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中原过度哪方对黄铜的冶炼最为出彩,能造出最好的炮? 答案不是中原国度,而是曾扶持女真,间接拥有整个中原最大黄铜产地的大元! “果然有勾结!” 周瑜咬牙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