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采矿场-《三愿浮踪》
第(2/3)页
这无疑给满腔热情的两个意图创业的年轻人当头一棒!
然而,我和大志也意识到,纵使前面是刀山火海,千难万阻,我们都没有回头路。
我和他如今都是断了自己所有后路,换句话说,如今的情形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在如此尴尬的境遇下,我们还剩下的就是创业的激情,兜里的几万块钱和一张前途未卜的采矿场营业许可。
要想利用好仅有的资源,当前最紧急的任务,就是要筹措资金,确保秋初季节采矿场能如期投产。
我们研究半天,反复计算。
手里的资金仍然是捉襟见肘。
讨论到最后,快要陷入绝望状态的我,脑袋突然灵光一现。
翻着商业策划书,无意中,最初商业策划中的“四两拨千斤”战略思想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先买设备,用采购的设备抵押,到银行申请小额贷款,作为资金流的保障”。
“我们没钱,但是可以用银行的钱!”
大志一直愁眉苦脸的,我的想法一说出口,他有点欢呼雀跃了。
以实物做抵押贷款,这是所有银行都能办理的业务。
这样的计划,应该没有任何阻力!
说做就做,我们立即分头行动起来。
购买设备的钱很快就付了出去,设备如期就位,热心的厂家还派来了技术指导人员,进行现场运行说明。
我们在设备调试的同时,也开始在县城的范围内四处联系银行,申请贷款。
事实和我们设想的一样。
只要符合商业规则的事情,运作起来都会很顺利。
多家银行都非常支持大国志向公司的贷款需要。
银行贷款非常顺利,也批的很快。
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公司运作也逐渐步入正轨。
......
采矿场真正开始生产了,现实却比我们想象的艰难十倍。
虽然我们有了充分的准备,有些情况还是始料未及。
我和大志买完设备后,手里的钱加一起不足三位数。
银行贷款批复后,到手的资金也勉强够维持公司运转。
绝对不能挪作他用。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最难的时候,我们兄弟俩甚至连加班吃个泡面的钱都没有。
“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在创业的一定时期内,是我们首选自救方案。
钱都用在刀刃上,我们甚至没钱建宿舍。
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大志找到拉矿石粉料的司机,求人在县城里帮我们弄一个废弃铁皮集装箱,安装在采矿场的一个角落里做临时宿舍。
每天在采矿场干完活,我们两个就像流浪汉一样窝在集装箱里凑合着睡一觉。
我们的生存环境,堪比刚毕业实习的时候,蜗居在北京地下室的那段艰苦岁月。
创业的激情,
让我们忘记了饥饿;
忘记了酷热;
忘记了一切基本物质条件能带来的丁点舒适!
令人欣慰的是,一切都在悄然发生着质的变化。
所有的付出,都成为日积月累的财富积累。
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上的。
......
时间过得很快。
日子虽然难熬。
一个闷热的夏天总算挨过去了。
秋天来了,空气清新而凉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