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纸书情难寄-《三愿浮踪》
第(2/3)页
“拿了。”我回答。
“那个......你的那个谁的回信?”他问我,盯着我的表情,同时意味深长的笑了。
“是啊。”
“说了什么?”得到我肯定的答复,他似乎来了精神,把书扔到一边,坐了起来。
“没说什么。”,我语气中,一股失望的味道难以掩饰。
“靠,回信就是好事,接着给她写啊。”大志为我高兴,同时表现的比我还着急。
“我就和你说了,写情书要有点水平才行,我不是告诉过你,不懂的可以来找我嘛。”
他兴致很高,丁玲给我的回信,似乎也让他感觉到了希望。
“你不懂,她的回信内容很平常。”
“什么都没说,没什么意思。”我有点无精打采。
“哥们,我给你说,道理应该是这样,如果你写了信给她,女孩给你回信了,说明她至少不反感和你交往,说明还有希望啊,有希望你就要坚持。”大志擦拳磨掌的鼓励我,似乎很有经验的样子。
我看了他一眼,会心的笑了。
他说的应该有道理,有希望的事情就要去坚持。
大志和我境遇相似,也许,他在我和丁玲的书信来往中,看到希望,就能够揣测到自己与表妹的情感未来吧?
于是,我听从他的建议,重新鼓起勇气,决定再写信给丁玲。
这次的信,我写的内容稍多一些,除了学校发生的事情,还有生活的点点滴滴。
信的每一段落,我斟词酌句,改了又改,信件尽量简明,我清楚,一个大男人的信,不能写的太啰嗦,不能唠唠叨叨的惹人烦,同时,这次的信里,我隐晦的流露出了对她的倾慕之情。
信寄出去后,很快就有了回应。
丁玲回信了,她也写了她最近的生活点滴,却对我信中表达对她的心意,避而未应。
不管怎么说,我和丁玲的联系看上去正常了很多。
虽然相隔遥远,我们至此书信往来比较频繁,交流的东西也越来越广泛,只是涉及情感的敏感字眼,彼此在书信中,越来越少。
我们都心照不宣般的小心的绕开对彼此看法的话题。
这样的联络,让我喜忧参半。
喜的是目前看,我与丁玲的关系似乎近了一步,总归如大志说的那样,隐约有了一丝希望;忧的是越来越深入的交流,却发现彼此之间似乎总有一种无法逾越的障碍,使得我们无法更坦诚的表达对彼此的真实想法。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寒假马上要来了。
我征得家里同意,决定寒假期间留着省城打工,补贴家用,赚自己下一个学期的学费。
放假了,整个大学校园内,人去楼空,工程系的宿舍楼好像就剩下我一个人了,我晚上在宿舍学习,白天开始骑着单车去校外四处寻找打假期短工的机会。
不知转了多久,我走到了一个工业区的小作坊,那里机器轰鸣,正在生产塑料制品。
作坊内,几个蓬头垢面的工人聚集在一起,收集整理堆积如山的废塑料,车间里污水横流,味道刺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