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为民着想-《重活1995》


    第(2/3)页

    “可是,于主任,如果只是单纯的授人以鱼,不如尝试去授人以渔,岂不是更好?”

    “哦?”于长贵闻言一愣,挑了挑眉毛问道,“聂总,你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咱们滨城周边乡镇的资源其实都不错。有一些地方有天然的温泉,完全可以以旅游行业为目的去进行专业的开发。而其他乡镇也都有着肥沃的土地,若是能够以乡镇为单位集合力量,进行资源重点化培养,化零为整,合作共赢的话,完全可以让镇子摘掉贫困的帽子。”聂斌侃侃而谈道。

    这时,一旁的柳梦茹都听傻了。

    聂斌刚才那一番官话,她只在电视上听那些领导提起过,却从未亲耳听别人说起。

    毕竟,她也只是个小小的乡长秘书,牛大壮也不是啥文化人,上哪去说这么些官话?

    至于于长贵,他身为镇里头的领导干部,对这些官话还是比较熟悉的,但他也未曾想到,自己会从一个企业的老板那里听到这些。

    “聂总,你专门研究过改革发展纲领?”沉吟片刻,于长贵对聂斌问道。

    摇了摇头,聂斌解释道:“您提到的纲领,我怎么可能接触的到呢?”

    “说的也是……”听了聂斌的话,于长贵点了点头,自言自语道。

    毕竟,纲领这种文件都是办公室内部的红头文件,聂斌的确没有机会接触到。

    可他到底是怎么会有这样独到的眼光呢?

    “聂总,既然你说了这番话,想必你心中也一定有了一套可行性极高的方案吧?”

    想了想,于长贵对聂斌道:“不知道我能不能听听聂总你的高见呢?”

    “高见谈不上,最多是一点拙计罢了。”

    聂斌摆了摆手,一脸淡定地回答道:“我之前进行过调查,发现咱们镇子周边的所有田地都适宜种植大米,但实际上却很少有乡亲去大批量规范化种植。想必其中的原因,于主任也应当知道一些。”

    “这是自然,咱们镇子的公路实在是太少了,即便种了再多的粮食,最后也只能烂在地里。如此一来,乡亲们自然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谁也不愿意多种地。”于长贵无奈道。

    点了点头,聂斌又说:“所以,我觉得镇子想要改善贫困的现状,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修路。没有路,人和货都无法进出。而不能进出,就没有交易,也自然不会带动经济发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