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没事儿就没亲妈,有事儿才找妈!不是个玩意儿。” 这股子劲儿还没过去呢!后遗症有点儿大。 她越说越来气,嗓门儿也高了,“既然都上赶着去当了上门女婿,那还把孩子送回来干啥?有本事自己带啊?” 赵桂云虽然对韩老三两口子把孩子送回来的事儿意见挺大,但又不能真的不管,情绪上就十分抵触。 “你说我这服装店眼瞅着就要开起来了,进货,找人,盯着装修,哪儿哪儿都要我。 我哪有那个功夫,去带俩啥也不懂的奶娃娃。” 韩清韵蹲到她身边,给她顺了顺背,“妈,你消消气。老吴家的亲家母不是在电话里说了吗,他们出钱让咱们请个保姆。 咱们就请一个不供吃不供住的。 就像上班一样,上午来四个小时,下午来四个小时,一天八个小时,标准的上班时间。 咱家那裁缝铺要是开起来人手不够用,你就再请两个人回来帮您做活儿,你就当个掌柜的,动动嘴就行。 干啥都自己动手哇?你的学会用人。” 现在就得培养,不然以后她妈咋当总裁? 赵桂云,“你可拉倒吧。还请人呢!那不成了资本家了? 到时候再给咱们家扣一个‘剥削劳动人民’的大帽子,我可不敢。” 韩清韵,“……别说,还真是哈,妈,这事儿是我欠考虑了。” 确实,这个时期刚刚开放,很多政策都还不明朗。 她模模糊糊记得,好像个体户雇工有人数限制,超过一定数量,性质就变了。具体的她也记不太清了,看来过两天她得出去好好打听打听。 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做什么事,绝对不能跟政策对着干。容易变炮灰。 别看赵桂云嘴上抱怨得厉害,其实心里还是不放心,,“你三哥他们坐的火车,具体是后天几点到?” 韩清韵说,“后天早上六点多钟吧!哦对了,还有个事儿,莫从之明天就到。” 说到败家儿子的时候,赵桂云同志是一脸嫌弃,没精打采。 可一提到女婿,她的精神头立马就足了,“从之明天就到啊!?得准备上好菜给女婿。” 在她心里,女婿可比那个不省心的儿子强多了,也孝顺多了。 韩云深,“后天早上,我跟你大哥去接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