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心念电转,瞬间找到了最佳说辞:“学问之道,贵在切磋琢磨,达者为先不假,但更重交流互鉴!” “晚辈愿将平日所思所想,毫无保留,与诸位前辈共同探讨,互相印证,取长补短。” “我们这算是“学术交流”,对!平等的学术交流!诸位皆是经学泰斗,学贯古今,晚辈还有许多疑难,需向诸位请教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像是生怕他们再提拜师,忙从袖中掏出一本早已准备好的册子,塞到了孔颖达手中,低声道。 “孔公,此乃晚辈一些不成熟的思考笔录,名为《林氏新儒三汇学》,算是将理学之基、心学之要、实学之用,勉强做了些融合的尝试,粗陋不堪,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今日便赠与孔公与诸位前辈,权当是晚辈的求学之礼,还请诸位前辈不吝斧正。” “若觉其中尚有半分可取之处,便拿去参详,万莫再提这拜师之事,否则晚辈……晚辈只能羞愧闭门,再不敢妄言一字了。” 他这番以退为进,既捧高了众大儒,给了他们台阶下,又巧妙地将“拜师”这件足以把他架在火上烤的事情,转化为了“平等的学术交流”。 同时,抛出那本《林氏新儒三汇学》让他们研究,假以时日,程朱理学,阳明心学,明清实学,必能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发芽,束缚思想,教条僵化的儒家必能焕发新春,少走1000多年的弯路! 孔颖达手握册子,看着封面上那力透纸背的七个字,再看向林平安那“真诚”中带着“恳求”甚至一丝“后怕”的眼神,心中顿时了然。 他明白林平安的顾虑,也感激于对方的周全。 他深吸一口气,与盖文达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终于不再坚持,朝林平安郑重拱手道。 “侯爷虚怀若谷,智慧如海,更兼仁德之心!老夫明白了!既如此,老夫便厚颜,与侯爷结为这“学术之交”!此书,老夫定与诸位同僚,焚香沐浴,细细研读,必不负侯爷馈赠!” “学术之交!正当如此!”盖文达也长长一揖,虽然拜师无望有些遗憾,但能得到林平安的亲笔著述,已是梦寐以求之事。 “儒家改革,有望矣!有望矣!” 其余大儒也纷纷躬身:“谢侯爷赠书!愿与侯爷学术共进!” 林平安微笑拱手回礼:“诸公客气了!” 他成功输出了自己的思想核心,收获了所有大儒发自内心的敬意,避免了成为众矢之的,还顺手把研究深化、推广的“苦力活”甩给了这群学术权威。 此刻心里别提有多爽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