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二章 槽帮-《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第(2/3)页
    百姓们闲暇的时候,就会做运动。
    有没有防护措施。
    自然也就会有动静,然后开花结果,十月怀胎。
    这三年来的人口,大部分都是新生儿。
    而救济院也招了不少的女工开始养育婴儿。
    当然,地方上的以工代赈,也让百姓开始有收入了。
    再加上,高产农物,以及南方开始了三季田稻,各地的开荒稳定进行中。
    而裁军之后,这些将士们回到家乡,几年未曾吃荤,那还不使劲儿造啊!
    所以就产生了现在的效应。
    不过也生出一些事端来,比如不少浸猪笼的事情发生,还有扒灰的、养小叔子的等等。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想要提升人口,那就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大家都想要得到那一口粮食,也想要释放这些年的压抑情感。
    这救济院的孩子多了,其实对于朝廷而言,也是一种压力。
    不过,朱元璋顶住了。
    毕竟他是开国之帝王,手中掌握的权力,比一般的帝王都要大。
    在早早敲打过胡惟庸等重臣之后,朝堂之上,很大一部分官员,那都是做实事的人。
    谁敢互相弹劾,继续玩弄权术?
    谁敢掌握权柄,成为一个权臣?
    朱元璋的连番手段,这权力早已经划分的七七八八。
    每一年都会分化中书省和六部的权力,建立一些官署,细化到了治理的每一个方面。
    有专门管粮食的,还有专门管盐铁的,有专门管救济院的,还有专门管农桑的。
    大臣们的每一次弹劾,都会有一个专门的记录。
    谁也不能无的放矢。
    都察院的每一次弹劾,那都是掌握了绝对性的证据,对方也是真正的大错。
    凡是小错,也都是直接上呈朱元璋,然后就是诫勉谈话。
    至于地方上。
    官员一个小错,就会被降职,再犯错,那就是免职。
    不会动不动就抄家灭祖。
    也算是给了官员们一个改过的机会,不至于把事情做的太过绝对。
    要不是这上下都形成了一个默契的一条心。
    大明这洪武十二年,怕是也不见得会有这般繁华,人口也一下子提升这么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