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章展览前夜-《大道至简》
第(3/3)页
苏曼瘫软在地,被民警架着往外走时,眼神怨毒地盯着陈迹,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镁光灯瞬间聚焦在展厅中央,快门声此起彼伏,将这戏剧性的一幕永远定格——像一幅讽刺画,记录着贪婪的落幕。
陈迹推开围上来的记者,径直走向角落里的周苓。他在她面前站定,突然单膝跪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丝绒盒子——里面没有钻戒,只有一枚用鎏金颜料涂过的画笔,笔杆上刻着他们的名字,字体缠绕在一起,像《庄子》里“交相利”的共生。
“周苓,”他的声音透过话筒传遍整个展厅,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却无比清晰,“从画室的第一缕晨光,到画布上的最后一点红,我的每一步大道,都因你而存在。《庄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可我不想相忘,我想和你一起,在江湖里共画每一缕晨光。你愿意嫁给我吗?”
人群再次哗然,镁光灯齐刷刷地打在两人身上,却不刺眼,像画室里温和的晨光。周苓看着他额角的纱布,看着他眼里的泪光,突然想起昨夜画室里的鲜血、医院里的密谋、此刻画布上的鲜活色彩——所有的痛,都成了此刻的甜。她没有说话,只是上前一步,拉起他的手,俯身吻了上去。
这个吻带着阳光的温度,带着颜料的余味,带着历经波折后的坚定。陈迹紧紧抱住她,在她耳边轻声说:“我就知道。”周围的掌声与快门声渐渐模糊,周苓只听见他的心跳,与展厅中央《大道》的呼吸声,在晨光里渐渐同频——像《道德经》里“同出而异名”,他们本是独立的个体,却因爱与艺术,成了彼此的“道”。
吻毕,周苓拉着陈迹走到《大道》前,指尖抚过那点暗红的血迹。“你看,”她笑着说,“这才是最完美的一笔。”是生命的温度,是守护的证明,是“道法自然”的最好诠释。
陈迹点头,将那支鎏金画笔递给她:“以后,我的每幅画,都要你签上名字。”像《庄子》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他们的名字,要和画作、和彼此,永远在一起。
镁光灯依旧闪烁,却不再是追逐热点的刺眼,而是记录幸福的温柔。周苓看着眼前的男人,看着这幅凝结了他们所有爱与痛的画作,突然明白,所谓的大道,从来不是孤单的旅程,而是有人与你并肩,在风雨中守护热爱,在阳光下共赴未来。展厅里的人群渐渐散去,只剩下他们与《大道》,在晨光里静静伫立,成为彼此生命中最动人的风景——像一幅永远不会褪色的画,画着爱,画着道,画着两个人的余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