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咳,咳,众爱卿议得怎么样了?”朱由榔睡醒了,不,应该是梦醒了,他干咳了两声问。 “回禀皇上,臣建议招安孙可望!” “回禀皇上,招安孙可望!” …… 朝堂上,除了吴贞毓等个别大臣有些疑义外,多数大臣都主张招安孙可望。 “刚才太子托梦来了,建议不可招安孙可望。”朱由榔还是将朱慈爝的建议告诉各大臣,因为太子托梦显灵之事已不是第一次,说了也无妨。 “皇上,太子托梦虽然很多次都灵验,但毕竟是托梦啊,万一这次不灵呢,招安孙可望是唯一可行的办法,皇上是信众大臣,还是信一个梦呀?”文安之言辞有些激进。 朱由榔看着朝堂上官言一边倒,他这次如果采纳了朱慈爝的托梦建议,必须会引起各大臣的众怒,最后他只能采纳了多数大臣的提议。 朱由榔轻轻地敲击龙椅:“朕就采纳众爱卿的意见,这就下旨,封孙可望为冀王,派编修刘大人为使者前往贵阳宣旨。” “皇上圣明,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堂上,众大臣伏地叩首,以此表示对朝廷这项重大决策的拥护。 李国泰到书房取来笔墨纸砚,朱由榔就在堂上拟了封孙可望为翼王的圣旨,盖上了大印,亲手交给编修刘大人。 “这是朕的旨意,你替朕去一趟贵阳,与孙可望商议封王招安之事。” “臣遵旨,这就前往,争取促成招安。”刘编修接过圣旨,带上两名侍卫,当即出发。 数十名朝廷官员,移步到门前,为刘编修送行,大有成败在此一举的意思。 刘编修快马加鞭,向千里之外的贵阳进发,三天后刘编修到达贵阳孙可望的府祇。 令他想不到的是,他作为永历皇帝亲派的使者,孙可望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 南明朝廷开具的介绍文书,送进府里几个小时了,孙可望迟迟不来接见,让刘编修站地寒风中等候了几个时辰。 更令刘编修想不到的是,孙可望未等朝廷赐封,早就以秦王自居和发布施令了。 秦王,那可是明初朱元璋赐封次子朱樉的藩号,位居诸藩之首,已传世二百多年,岂能由孙可望替代。 永历帝拟封孙可望为冀王,已经算是破格了,如果不逢南明危亡之际,他永远也不可封王。 “呸,区区一个孙可望,也配称秦王呀?”站在寒风中的刘编修禁不住往地上吐了吐痰沫。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