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每次梁冀夫妇出游,都由大宛汗血宝马拉车,数十名歌伎敲击钟磬,吹奏笙箫,一路歌声酣畅,招摇过市。 西园刚刚落成,他又开始在郊外大兴土木修筑庄园,取土成山,堆石为涧,仿效东西崤山,人造出深林阴涧,险峻幽深。 如此大张旗鼓,铺陈浪费,朝野上下忌惮其威势,竟然无人敢言语半句。 这日朝议,太尉赵戒突然抛出封奏章,弹劾前太尉李固和杜乔,与反贼刘文和刘鲔勾结,密谋造反之事云云。 此案之前早已了结,刘文等一干人犯也就地处决了,此时忽然翻出来,明显就是要借用个罪名罢了。 一直以来刘志对他的种种猖狂行为,都采取了忍让,但这次他却觉得忍无可忍了。 胸口憋着一团火,烧得他浑身的血液都发烫。 李固和杜乔都已经被罢免,他却依然不放心,必欲斩草除根。 “谋逆是重罪,赵太尉可有确实的证据?” 这二人都是梁太后曾经看重的人,群臣不说话,就只能她亲自上阵了。 “自然是有的,这是刘文的幕僚供词,还有刘鲔写给他们的亲笔书信,请太后过目。” 很显然,梁冀这次是有备而来,证据伪造得很齐全,必欲置他们于死地。 明知这些证据都是假的,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梁太后深吸了一口气,压住心中的怒火。 如今她在朝中已经失去了倚靠,无法和梁冀抗衡,只能先采取拖延政策了。 “他们都曾是朝廷重臣,素有名望,仅凭那逆贼的一面之词,难以服众,以朕之见,还是先调查清楚了再说吧。” “太后,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臣以为应该先将他二人收监,若果然无罪,也好为他们洗清嫌疑。” 司空胡广立即跟上,陆陆续续又有十几人附议,却无一人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大势所趋,梁太后也无法独断专行,百般无奈之下,只得同意先将李固入狱,却将杜乔之事强行压了下来。 梁冀见太后甚是坚持,态度十分强硬,最后还是亲自开口,同意了她的要求。 被当做空气般无视的皇帝刘志,心急如焚,李固可是三朝元老,又是当世大儒,在民间和学子中威望素著。 何况他答应过董班,将来会重新恢复李固的太尉之职,可如果罪名成立,便是死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