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明仙朝的力量层级是由上而下发展,只要控制了高层力量,下层也就好办了……” 只能说徐阶不愧是徐阶,跟严嵩是一个级别的存在,他们二人都看到了这件事情的本质。 “璠儿的决定是对的,”轻叹一声,徐阶又将目光看向信笺后面,徐璠提出的‘仙明重工’的国策,突然发出一声欣慰的轻笑,道:“璠儿终究是在学着肩负整个家族的命运。” 这一刻,徐阶始终略显疲惫的脸上,终于是浮上一抹舒心的笑容来。 此刻,他突然觉得,此次朝堂巨变,自己豪赌散尽万千,一切从头来过,或许并非坏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感慨一声,徐阶以手抚须,看着窗外瓢泼大雨,风雨中摇曳的“哗哗”作响的竹林,心头豁然开朗。 而在他识海当中,那株参天般通体发白如光,气息浑厚稳重,树下是一片漆黑幽深,平静如镜面的水潭的古树,更是“簌簌”摇动。 如渊般的水潭面上,荡起层层涟漪。 “啵儿!”无形中似是有什么被打破一般发出声轻响,徐阶周身气势一滞,体内‘引气诀’运转,灵气澎湃而出。 这一刻,心境豁达之下,本命感召之下,竟是让他练气三层的境界发生了一次波动。 感受到体内灵气运转,和境界波动,徐阶却是平静的收敛气势,拿着信笺来到桌前坐下。 看着信上中后段部分,徐璠打算靠着这‘仙明重工’的国策,就重振徐家,甚至要助自己重返内阁,徐阶感到欣慰的同时却也摇头。 “傻孩子啊……” 念叨着,开始落笔书写了起来。 “敬复吾儿徐璠: 来书已悉,字里行间,情意拳拳,为父读之,心甚慰藉。为父诸事皆安,勿须挂念。知汝在外勤勉尽职,为国效力,为父深感欣慰。 此番巨变,党争酷烈,徐家遭逢大难,实乃为父之过也。吾儿能处变不惊,暗中筹备,实为难得。关于上交本命之事,汝既已决意,为父亦无异议,唯望汝谨慎行事,不可轻忽。 至于“仙明重工”之国策,汝已有上疏,为父甚为赞赏。此乃长远之计,利国利民,望汝坚持己志,力排众议,为国为民多做贡献……” “做好分内之事,万事不可心急……” 很快,洋洋洒洒,大篇信已写完,看着未干的墨迹,徐阶却是意犹未尽。 轻轻抚摸着自己写下的书信,不知道怎么,徐阶只觉瞳孔发酸,视线也兀的有些模糊。 “哗!”这时窗外狂风裹挟着水汽涌入,让此刻百感交集的徐阶视线瞬间清明,微微佝偻的脊背再次笔挺,手掌从信上收回,攥紧成拳。 “朝堂之争,素来如此,我徐阶,不悔!” “啾!”哨声吹响,灵隼振翅而来,时间过了。将信笺放入灵隼脖子下挂着的布袋里,拍了灵隼的脑袋,“去吧!” “嘎!”灵隼发出啼鸣,转身振翅而飞,直入天穹,在天上盘旋几圈后,消失。 “咚咚咚。”这时,书房的门敲响,仆人的声音跟着响起,“老爷,庚字四十二号灵棉试验田,有昆仑奴罢工……” 又是这种琐事,这在瀛州府并不罕见。 如今的瀛州府还有很多土地需要开垦,尤其是他上任之后,已经将这瀛州府当做是他未来重返朝廷的踏脚石了,自是要大刀阔斧的改制。 种植灵种,自然是轮不到这些昆仑奴了,瀛州府的军户,百姓才有资格接触灵种。 甚至三餐中,还可以食用灵米,至于昆仑奴,每日三餐,也不过三荤一素的凡食而已。 这些昆仑奴,体魄强健,力气还很大,是天生的劳动力,但也有很多劣根性。 暴力、野蛮、好吃懒做,不用鞭子抽是不行的,关键是还记吃不记打,简直浪费天赋。 “这次又是因为什么?”徐阶拿起一旁的乌纱帽戴好,随口问道。 “……这。”听到徐阶的询问,仆人顿时有些迟疑起来。 “嗯?”徐阶回头,凝视着仆人。 感受到徐阶的目光,仆人心中顿时一紧,只觉得压力骤降,当即开口道:“有昆仑奴重病,他的家人,私自跑到了灵米种植区,想要抢夺灵米治病,被看守灵田的将士发现便射杀了。” “然后一群昆仑奴就开始抗议,罢工……” “不是说这些昆仑奴都是阉割后卖过来的吗,怎么会有家人?”徐阶面色一沉。 “回老爷,”见徐阶发怒,仆人当即一慌,当即道:“这次死的昆仑奴原本是三个兄弟一起卖过来的,所以……” 听到这话,徐阶面色这才缓和下来。 “还有就是,”这时仆人的声音再次响起,“各州县的百姓对朝廷的做法也有些议论,觉得军户对这些昆仑奴非打即骂,多有不忍……” 以前岛上只有驻军,尚未引入驻军的家属,以及一些从沿海地区迁徙过来的百姓。 驻军都是精锐,服从命令,自然不会考虑其他,不过如今岛上了有了百姓,那声音也就多了,这些昆仑奴说到底也是人形。 看到同类被当牲畜对待,自会不舒服。 尤其是瀛州府的下一代人,徐阶是打算将瀛州府这个仙朝资源库,打造成一片盛世的,甚至他还计划着开设第二个仙府,种种计划…… 一瞬间,徐阶的脑海中闪过了很多想法,而后心中有了一个决定! “昆仑奴,不可再留了!” “璠儿此前督造的‘大地宝轮’想必也可以投入使用了,有了这东西在,开垦荒地,要比这些昆仑奴好上千百倍不止……” “我既上任知府,那瀛州府的第一步改制,便废除这些‘昆仑奴’!”想及此处,徐阶压下心中想法,道:“前方带路。” “是!” 嘉靖五十二年,十月十五,午时将近。 玉熙宫偏殿,嘉靖静静的坐在道台之上,道台旁边的蒲团上,吕芳也静静的坐着。 当然,这一刻内阁诸臣,还有远在南京城的张居正等人,宁波府的海瑞和瀛州府的徐阶,此刻所有人都穿着官服,安静等待着。 只因为他们都知晓,皇上会在今日,召见所有没有提出拒绝的臣子入本命田。 届时会让他们亲手种下本命! 所有人都此刻,静静的等待着,等待接下来会发生的一幕,有经验的众人想到了那一日皇上为他们敕封仙官官身的一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