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从此他就由一个无脑黑,变成了‘有脑’黑。 不过有一点必须要承认,朱元璋确实不懂治国,弄出了很多奇葩的制度。 然而,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他。 正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折腾三十多年,他还是弄出了不少好东西的。 就比如现在说的这个,没有给权贵免税的特权。 至于亲王群体…… 想到这里,马钰郑重的道:“陛下,是任何群体都不能免税。” 朱元璋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眉头微皱道: “你想让皇子皇女也交税?” 马钰笑道:“不只是皇子皇女,就连您也得交税。” “啥?”朱元璋不敢置信的道:“你让咱交税?” 马钰肯定的道:“您的那些皇庄,以及其它产业,都得交税。” 马皇后生怕他们再闹矛盾,连忙说道: “钰儿莫要胡闹,陛下乃天子岂有纳税的道理,威严何在。” 哪知朱元璋却摆摆手,若有所思的道: “你是想让咱做这个表率,堵住天下人的口是吗?” 马钰说道:“历朝历代都有特权群体,大明的勋贵和士大夫们,肯定也想要这样的特权。” “如果朝廷不给,恐怕他们会心怀不满。” “而且如果我们真的要推行摊丁入亩之策,必然会遭到士绅地主阶层的反对。” “现在您都带头交税了,他们再敢反对,朝廷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收拾他们。” 朱元璋不禁点头道:“所言甚是,咱都交税了,谁敢比咱特殊?” “为了大局考虑,这个税咱确实该交。” 马钰恭维道:“陛下英明。”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说道:“别拍马屁,咱都交税了,这税法你必须得给咱弄好了。” “否则咱饶不了你。” 马钰笑道:“陛下放心,大明的税法肯定是历朝历代最完善的。” 朱元璋绷着脸道:“但愿如此。” 心里实则非常开心,这小子终于肯说个干脆话了。 马皇后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笑道: “皇帝交税亘古未有,陛下可谓是开了先河,必为世人所赞颂。” 朱标和朱樉哥俩也是连连点头。 这确实开了先河,为世人做了表率,值得赞美。 别人的吹捧,朱元璋只会人为是阿谀奉承,然后训斥一番。 但这几位都是身边人,他们的夸赞让他很是受用。 更加觉得自己做对了。 马钰鼓动他交税,自然不只是为了做个榜样,而是有着更大的计划。 “这么做其实也是为了区分公私。” “要解决即将到来的气候和人口危机,朝廷只能兴百业。” “而有些行业非常关键,必须要掌控在朝廷手里。” “有些行业利润小,商人是不愿意碰的,只能朝廷去做。” “建立国有商行,统一管理这些产业就成了必然。” “商行属于皇室还是隶属朝廷,要不要交税?” “如果不交税,它们会不会利用成本优势搞恶意竞争,破坏正常的商业环境?” “如果放任他们肆意发展,汉武帝时期的均输平准政策酿成的后果,就是前车之鉴。” “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最好能提前有个预防。” 朱元璋还没开口,朱标就先一步接话,对马钰说道: “之前你和我说,盐铁论是最重要的经济著作。” “之后我就一直在研究,为了更好的解读,还特意了解了文景汉武昭宣时期的种种政策。” “均输平准确实是良策,然而因为汉武帝的敛财思想,最后演变成了垄断全行业的害民之法。” “商业环境彻底被破坏,经济一日不日一日,最终导致百业凋敝。” “大明当引以为戒,绝不可重蹈覆辙。” 马钰说道:“汉武帝时期,相当于是裁判亲自下场打比赛,最后所有的选手都被打死。” “可是裁判仗着自己拥有裁决权,不思进取,只想着利用特权杀鸡取卵。” “所以大明建立国有商行之后,绝不允许他们既当裁判,又当选手。” “要让他们去和市场做正面竞争,只有这样才能刺激他们进步。” 朱标高兴的道:“对对对,就是这样,必须要让国有商行参与市场竞争。” 朱元璋有些头疼,这些东西有些超出他的理解范围了。 摊丁入亩、商业税,他能看得懂也能理解。 可后面关于市场经济的部分,他就听不太懂了。 什么正常纳税,什么参与市场竞争刺激活力? 但有一点他听懂了,那就是既当裁判又当选手,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所以他也针对这一点,提出了质疑: “你们说的那个什么国有商行,既然是国有的,肯定享有特权。” “商人怎么可能和他们公平竞争?” 马钰笑道:“国有商行肯定享有特权,这是事实谁也不能否认。” “而且有些行业孵化期很长投资又大,收益又非常低。” “普通商人是不愿意涉及的,只能国有商行去做。” “给他们一点特权,也是应当的。” “但这些特权只能是隐性的,不能公开化,公开了就算是违法。” “我们至少要保证表面上的公平公正,维护市场的基本制度不崩盘。” “只要制度不崩,整体的大环境不被破坏,经济就不会出大问题。” 然后朱标和马钰就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就连朱樉都忍不住参与了进来。 朱元璋和马皇后头更大了,你们在说什么东西? 要不要考虑一下我的感受? 不过看了看正和马钰聊的热火朝天的朱标、朱樉…… 没事了,有人懂就行。 干脆经济这一块就交给标儿好了,咱就把精力用在军事和吏治上面。 还有老二,让他去镇守边疆好像有点浪费了啊。 算了,不想那么多了,先让他给老大打下手吧。 至于镇守边疆的事情,以后再说。 这一想,他顿时觉得心里畅通无比。 “好了好了,经济问题你们私下再聊,咱们继续说赋税的问题。” 马钰三人这才想起,旁边还有俩人呢,连忙又将话题给拉了回来。 只是朱标和朱樉并不知道,就这一会儿的功夫,有人已经想好怎么将他们当牛马了。 马钰接着又补充性的讲了一些新概念。 比如阶梯性收税。 “按户计算,拥有土地越多的户,缴纳的赋税就越多,直至土地的产出不够缴纳赋税的。” “如此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 至少徐阶这样的大地主,就很难产生了。 朱元璋质疑道:“若他们将土地置于其他人的名下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