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儒门三品,再炸镇国神庙!-《诸天:从庆余年到大奉打更人》


    第(2/3)页

    皇帝寝宫。

    元景帝正在听老宦官讲两位公主的破案过程,听到国舅冒充皇帝临幸宫女,不禁冷哼一声。

    之后,老宦官又请小太监讲了怀庆审理琅儿的事情,讲到琅儿最终自杀的结局时,元景帝沉默了。

    整个过程中,除了对国舅表示过一点愤怒,元景帝全程无悲无喜。

    对于元景帝,或者说贞德帝来说,陈贵妃这些小打小闹根本瞒不过他。

    如果他是元景帝,会因为对嫔妃们的感情,而被这些女人蒙蔽,被情欲牵动心绪。

    但是他不是元景帝,所以对于嫔妃的斗争能够旁观者清,皇后和陈贵妃什么性情,他更是一清二楚。

    在他看来,陈贵妃这些举动几乎与孩童玩闹无异。

    因为不关心,所以冷漠,才能洞若观火。

    “告诉两位公主,这件案子不用再查了,朕都知道了。”

    次日,元景帝在御书房召见了两位公主,和几位主管刑名的衙门负责人。

    刑部尚书率先开口,“陛下,皇后上官氏德不配位,谋害后妃,构陷太子,纵容弟弟秽乱后宫,请陛下严惩!”

    这都是陈贵妃的安排,在裱裱说话之前先打头阵。

    “父皇,儿臣已经查清楚了,这件案子就是皇后在背后指使!是她指使黄小柔陷害的太子哥哥!”临安自信满满的说道。

    怀庆针锋相对道,“国舅诱奸宫女,罪大恶极,死不足惜,但是这件事和福妃案是两码事。”

    “福妃案是由陈贵妃主使,她利用了黄小柔对皇后的恨意,掌控了黄小柔,然后指使黄小柔策划此案!”

    临安听到怀庆的话,顿时气笑了,“怀庆,你还真是强词夺理,我母妃会陷害自己亲儿子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吗!”

    “太子哥哥已经是储君,母妃又何必赔上自己儿子稳固的太子之位,来陷害皇后,有这个必要吗?”

    现在案情已经很清楚了,就是黄小柔将太子叫去了清风殿,然后执行了后面的陷害,太子的清白是毋庸置疑了。

    所以,案子的关键,就是查清是谁指使了黄小柔。

    临安以为是皇后,皇后威逼利诱,再加上救了黄小柔一命,所以一定是皇后。

    怀庆则认为是陈贵妃,陈贵妃得知了这件事的真相,也可以威逼或者利用黄小柔。

    无论如何,太子是清白的,国舅是该死的。至于陈贵妃的动机,怀庆也猜得到,虽然太子地位稳固,但是四皇子和皇后有大权臣魏渊支持。

    如果元景帝驾崩,太子的皇位未必有多稳固。

    再加上近一段时间,朝堂上除了魏渊以外的派系均大受打击,更是让陈贵妃非常不安。

    所以,在这个时间做出这种事情,并不意外。

    这种事情,是不能摆在明面上来说的,毕竟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元景帝。

    所以,怀庆不能按照真实的猜测回答临安。

    “因为陈贵妃妒忌母后,想要自己做皇后!”

    临安柳眉倒竖,气呼呼的争辩道,“我母后那么美,父皇那么喜欢她,她怎么会嫉妒皇后!”

    “好了,不要再说了。”元景帝开口了,打断了两个女儿无谓的争论。

    怀庆和临安同时躬身,然后互相瞪了一眼,等着元景帝的训示。

    “你们虽然能查清案情,但是对于断案并不擅长,魏渊,你怎么看?”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

    魏渊已经审理过国舅,而且这些年来他对国舅的情况了如指掌,对福妃案也基本心中有数了。

    “陛下,两位殿下,此案并不复杂,就是黄小柔做的。”

    “对啊,是黄小柔没有问题,但是皇后指使的!”临安坚持己见。

    “没错,但指使黄小柔的是陈贵妃!”怀庆寸步不让。

    魏渊神色肃然,不卑不亢道,“两位殿下,就是黄小柔自己做的,和皇后、陈贵妃都无关啊!”

    此话一出,刑部尚书先不服气了,“一派胡言,区区一个宫女,怎么会有这样的胆量!

    而且一个宫女而已,犯得上构陷太子吗!”

    “魏渊,你如此断案,将陛下置于何地,把我们刑部和大理寺当傻子吗!”

    魏渊盯着刑部尚书,目光清澈温和,然后微微一笑,好像是在说,“对啊,傻子。”

    “黄小柔有过身孕,致使她怀孕的正是借着探亲为由,常常出入后宫的国舅。”

    魏渊的话,将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和都察院、内阁的高官们都镇住了。

    除了皇帝以外,竟然还有人敢和宫女私通,简直是骇人听闻。

    随后,魏渊讲出了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讲出来,让怀庆和临安都同时发愣。

    “黄小柔被国舅爷凌辱,不幸怀孕,事后被皇后逼迫偷偷流产,她对于国舅和皇后同时怀恨在心。”

    “他成为福妃宫女之后,了解了福妃的习性,进而策划了福妃案,构陷太子,然后让皇后承担罪名,达成她的报复目的。”

    “当然,黄小柔也是有同党的,最后她不惜以死来暴露自己曾经被奸污怀孕的事实,将国舅的罪行彻底暴露。”

    “最终,皇后因为构陷太子被废除,国舅罪行暴露其罪当诛,如此一石二鸟,对害她的人进行了报复。”

    魏渊的故事,只能说乍一听过得去,仔细琢磨一下漏洞太多了。
    第(2/3)页